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

澎湖浪漫之旅→七美歷史文化介紹:李晟





史蹟源流:七美的歷史到底可追溯到何時?由於文獻不足,於此不敢妄斷,然而,新元史中曾提到澎湖三島〔指澎湖本島.白沙島.漁翁島〕之外有些小國,「曰等陪. 曰海瞻.曰巴弄吉.曰蒲里姥.曰東流里。其西南為麻逸國,男女椎髻,俗尚節義;婦喪夫則截髮,絕食七日,多死;不死,則終生不再醮。舶商守信,終不爽約。」〔引自澎湖史話〕,按其所述,也許麻逸國就是曾有寡婦島之稱的七美。後來,七美人塚事蹟的發生,也可證明至少在元朝之時或更早,七美島上便有居民存在。關於七美人塚的古蹟考證,根據澎湖縣誌及陳知青先生所撰寫的澎湖史話,都認為是發生在明洪武二十年〔西元一三八七年〕,而不是嘉靖年間〔嘉靖四十二年,西元一五六三年〕。茲摘錄陳先生的看法如下:





  「關於七美人事蹟的發生年代,日本人遺留下來的碑石,列為明代嘉靖年間「海盜襲七美」。劉燕夫縣長時期曾與何志浩.張默君等前往憑弔,考察,改為「倭寇襲大嶼」。李紹章於「縣誌」上也曾懷疑年代,但未明白說出。筆者於五十一年前往七美實地考察,查詢,認為此事應發生於明太祖洪武二十年。要改變「倭寇」為「海盜」同時也必須改變「洪武」為「嘉靖」年代。




  大正乙丑十四年(民國十四年)七月十五日,七美(大嶼社)保正鄭碾,奉日政府令,立有一碑,名為「七美人塚」,字跡還可以辨認。不明的以△記號代之。「△聞傳說明朝嘉靖年間,海寇襲來而燒燬△家,恣掠攘奪,凌辱婦女而將戮之,嶼民殲△。當時有貞操七位烈女,今不詳氏名,徹底知其不免毒及,自投於井死而完節。後生綠△△七株,此樹有正氣嚴性,以以至於今三百餘年之久,前安籐君以鏟石立碑,年遠,文字不在,今逢樹△巡查部長雅意,招募有志人等,緣資石匠,雕製榜文,貽厥永遠,以為死之龜鑑焉。大正乙丑七月十五日保正鄭碾謹識。」
  此碑比「七美人歌」尤具價值。劉燕夫僅發現碑中「海盜」二字,乃日人掩飾「倭寇」而來。但改篡歷史不僅改變名義,同時必改變「時代」,方合歷史邏輯。明嘉靖年間,有海盜襲大嶼記錄。而倭寇襲大嶼,只有洪武二十年。依當時情況論之,七美人之殉節當在洪武二十年。」(以上錄自澎湖史話)





  民國六十八年蔡平立先生出版澎湖通史,亦曾提及此事。對照歷史而言,明太祖洪武廿年(西元一三八七年)倭寇曾大肆進襲福建一帶,結果被「江夏侯」周德興領兵所阻,乃退襲澎湖之大嶼。而第二年,即明洪武廿一年(西元一三八八年)朝廷便正式廢止設治百年的澎湖巡檢司,並且盡徙嶼民而墟其地,自此澎湖便受制於倭寇及海盜之手,直至崇禛十二年(西元一六三九年),達二百五十一年之久。可見明洪武廿年發生七美人塚事件極為可能而合理。
  然,目前七美人塚現存的三塊碑石,都無法證實發生年代確為何時,因為其中年代最早的「七美人」碑,原背後碑文早已磨滅,僅知立於民國前三年,由陳石、陳萬得、許其祥(詳)等人所立。考諸歷史記載,嘉靖四十二年(西元一五六三年)戚繼光、俞大猷曾於大陸沿海夾襲海盜林道乾及倭寇船隊,俞將軍並追擊倭寇及林賊至澎湖,是否林賊或倭寇退回澎湖之際掠殺大嶼,尚待考據,此亦是七美史蹟當前最值得探索之處。
資料來源:七美傳統文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カウンター